全校各部门:
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遴选第一批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通知》要求,为推进我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遴选认定一批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省内由政府、教育部门或社会力量举办的,面向普通中小学校学生开放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可承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基地、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普通高校实习实践场所等。
二、申报基本条件
(一)法人资质。申报单位一般应具备独立法人资质,申报基地运营时间须达1年以上,持有劳动实践场所产权证,或拥有劳动实践场所使用权,产权清晰,无不良诚信记录、经济纠纷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申报单位近三年来没有受到各级行政管理(执法)机构的处罚。
(二)规模环境。基地能同时接待200名以上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室内活动场所人均使用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有可供学生集中劳动、学习、体验的场馆、场地,对于学生有住宿、餐饮需求的,应提供必要服务保障。周边环境安全、无危险建筑、无地质灾害隐患,远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所在地公共配套设施比较完善,交通便利,方便就医。
(三)设施设备。相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各区域公共信息导向标识清晰、明确,有专门的安全应急通道并保持畅通。教学仪器、劳动实践工具、器材等性能完好、数量充足,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并定期检查。
(四)课程资源。基地劳动实践课程内容丰富、主题明确、目标具体、体系完备,能够覆盖全学段、各年级,保证学生动手操作、出力流汗、深度参与。有充足的劳动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教具、教学电子资源等,定期更新,使用效率高,建有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五)师资配备。有从事劳动教育工作的专职队伍,配有与接待学生规模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讲解人员,具有相应资格,能结合劳动教育实践要求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教学。制定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建立教研、培训等工作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学改进创新。
(六)安全措施。建有完整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应对突发事件安全演练。消防设施设备齐全,性能良好,安全警告和危险标识醒目,消防验收手续等证件齐全。有24小时、无死角的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良好。能够保障学生饮水、饮食卫生安全,对传染病、常见病有预防措施。注重防火、防电、防毒,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七)规范管理。领导班子政治素质高、统筹协调能力强,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备。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劳动教育实践工作,接待流程、接待方案和活动开支情况公开透明。财务管理体制明确,内部保障机制健全,日常运转经费来源稳定;注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内部控制与财务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学生、家长、社会评价良好。
三、申报数量及程序
(一)申报数量。符合申报条件的部门可自愿申报,我校可申报1个基地。
(二)学校初评。学校将对申报基地进行材料审核及实地查看,对符合要求的基地,推荐至省教育厅参评。
(三)省厅认定。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基地进行评审,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实地抽查,遴选出一批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认定。
四、申报材料
(一)申报书和自评报告。填写申报书(附件1),经学校审核盖章,需提供纸质原件一式2份和PDF盖章版;自评报告要对照“申报基本条件”,结合基地自身情况撰写,要求重点突出、结构清晰、语言精练,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加盖学校公章,提供纸质原件一式2份和PDF盖章件。
(二)其他支撑材料。申报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相关运营资质证明(营业执照、消防安全、水质检测、食品卫生等),提供PDF扫描件;劳动实践课程建设资料、相关实践活动场景图片资料,基地运行管理相关制度等,提供电子版材料。申报部门可拍摄视频,时长控制在8分钟以内,大小不超过500M,采用MP4格式,反映申报单位基础条件、课程资源、组织管理、安全保障及建设规划等方面情况。
(三)报送要求。以上材料请于2023年7月27日下班前,报送至教务处课程建设科(求真楼221室)。纸质版材料(包括申报书、自评报告、汇总表)一式2份,扫描件和电子版材料(包括申报书、自评报告、汇总表、资质证明、课程材料、申报视频等)以“××(部门名)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材料”命名,发送至邮箱tangwan@ybu.edu.cn。
附件:1.省厅通知
2.基地申报书
3.基地申报汇总表
教 务 处
202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