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引导我校深化基础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现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2023年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遴选推荐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线,以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引导我校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 胸怀,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二、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面向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可拓展至交叉学科)相关专业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三、建设任务
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试验田,要在拔尖创新学生培育氛围营造、优秀生源选拔分流、核心师资团队组建、核心课程教材打造、核心实践项目谋划、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培养、国内外游学研学、创新创业教育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精准施策,率先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1.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路径。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路径。
2.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支撑体系。围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实际需求,积极打造基础学科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师资队伍、核心实践项目,形成专业内涵建设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3.优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选拔分流机制。做好基地的校内招生宣传,引导在校生积极参加基地的选拔。完善校内选拔的方式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参加选拔的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努力吸纳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符合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导向的优秀学生。加强基地学生的培养过程考核,完善基地的动态进出、科学分流机制。
4.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学术素养训练。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深化科教融合,争取校内外科教资源,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提供便利条件,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科研思维训练、学术写作能力培养、 研究项目执行管理培训等方面的学习与实践。
5.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交流合作。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的校际交流研讨,共建共享基础学科核心课程、核心教材,互学互鉴基础学科核心实践项目、核心师资团队打造的经验。积极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国内(国际)合作培养,帮助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兴趣。
6.拓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应用面向。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基础加应用复合型拔尖创新学生培养路径。依托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等各类校企合作平台,为拔尖创新学生提供运用专业知识和科研素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升科研转化能力的锻炼机会。
四、申报流程
1.申报推荐。各学院结合省厅申报条件及具体要求,做好本学院基础学科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工作谋划,择优推荐基础学科相关专业申报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评审推荐。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进行综合评审,从学科基础、师资配备、改革成效、条件保障等方面综合评价基地教育教学水平(潜力),并择优推荐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3.保障机制。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投入力度,并给予多方面的配套支持。
五、材料报送
各学院请于7月15日前将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申报书(附件2)和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荐表(附件3)的电子文档(含WORD格式和签字盖章的扫描PDF格式)打包成压缩文件(以学院名命名)并发送至电子邮箱jyk@ybu.edu.cn。
附件:1.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
2.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申报书
3.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荐表
教务处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