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延边大学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19-2023年)》,现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吉林省高校“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吉教高办函〔2019〕13号,附件1),组织开展我校2019年“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金课”类型
“金课”主要分为五类: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金课”建设标准及建设要求等,可参看附件2。
二、建设计划与建设层次
学校将利用三年时间,分三个层次建设校级“金课”。A类“金课”:有望获批省级“金课”的建设计划项目;B 类“金课”:经过1-2年建设培育有望获批省级“金课”的建设计划项目;C类“金课”:经过2-3年建设培育有望获批省级“金课”的建设计划项目。
2019年度,学校拟遴选确定20门左右“金课”建设计划项目,其中A类建设计划项目优先推荐参加省级“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的遴选。
二、申报条件
(一)课程负责人条件
1.课程负责人须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应具有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清晰的建设思路,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较好的教学效果。
3.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师德师风, 以及高度的课程建设热情。
4.能够按时保质主持完成课程建设,并能持续推动课程更新和应用推广工作。
5.近 3 年未出现教学事故或教学违纪行为。
(二)申报课程条件
1.申报课程能站在“立德树人”“以本为本”的战略高度,将思政教育贯穿到课程建设全过程,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中创造性地实现“两性一度”。
2.申报课程须连续开课三年以上(含三年)。
3.课程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前沿性,融入当前国内乃至国际上最前沿的知识技术,最先进的方法,具备最严密的科学性,课程有一定难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4.已获评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的特色课程可优先申报。
5.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课程及其他已立项建设的省级特色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优秀课程申报校级“金课”建设计划项目。
6.支持虚拟仿真建设项目和社会实践类建设项目申报。
三、工作流程
(一)课程负责人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自主确定申报课程名称,自行组建建设团队,明确建设思路,客观填报《延边大学“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附件2,一式一份)。
(二)学院汇总排序。学院对课程申报书进行初审排序(按申报类别分别排序),并填写《“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3,一式一份)。
(三)校内评审和公示。教务处汇总课程申报材料,并组织专家组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四)推荐省教育厅。公示无异议后,按要求向省教育厅推荐8门“金课”建设计划项目。已确定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项目不占学校名额;虚拟仿真建设项目和社会实践类建设项目也不占学校名额。
四、建设经费及待遇
为保障“金课”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快推动课程优化升级,学校将为立项建设的“金课”建设项目给予经费支持。
被确定为校级A类建设计划项目的课程,给予建设经费10,000元,享受校级精品课程待遇;被确定为校级B类建设计划项目的课程,给予建设经费5,000元,享受校级优秀课程待遇;被确定为校级C类建设计划项目的课程,给予建设经费3,000元。
学校推荐课程被遴选为省级“金课”建设计划项目,学校将加大支持力度。被遴选为省级A类“金课”建设计划项目,将原有建设经费的基础上追加建设经费至20,000元,并享受省级精品课程待遇;被遴选为省级B类、C类“金课”建设计划项目,将原有建设经费的基础上追加建设经费至15,000元,并享受省级优秀课程待遇。
五、其他
纸质材料(附件3、附件4)一式一份,电子版发送至jyk@ybu.edu.cn
材料受理截止时间:2019年5月24日
材料受理部门: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综合楼221)
联系人:唐老师 联系电话:273-2314
附件1.《关于开展2019年吉林省高校“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吉教高办函〔2019〕13号)
2.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建设中国金课(PPT)
3.延边大学“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
4.“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教 务 处
2019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