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6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延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组织开展2026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暨省级教改课题遴选推荐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及范围
(一)申报类别
1.普通课题
重点课题、一般课题。
2.专项课题
思政专项、“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四新”建设专项、教师教学发展专项、“三进”工作专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
(二)申报范围
1.普通课题:申报项目具体选题范围参照《2026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附件1),以下简称《指南》,课题名称由课题负责人自定。
2.思政专项:根据《吉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扶持共享计划”实施方案》的精神,单独设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具体选题可参照《指南》第十七部分。
3.“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吉林省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精神,单独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课题。选题参照《指南》第十七部分。
4.“四新”建设专项:根据我省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发展建设需要,单独设立“四新”建设专项课题,选题参照《指南》第十三至十六部分。
5.教师教学发展专项:根据我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单独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专项课题,选题参照《指南》第九部分。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专项: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深入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的工作要求和我省开展“三进”工作实际,单独设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选题参照《指南》第十九部分。
7.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为契合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趋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优势,破解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的难题,设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选题参照《指南》第二十部分。
二、申报要求
1.课题主持人只允许申报一项课题。
2.课题组成员限定在7人以内(含主持人),成员不得同时参与2个及以上课题。
3.本年度课题(普通课题和专项课题)立项按课题研究拟取得成果能解决问题的情况,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学校宏观层面、学院(系)中观层面和教师微观层面。各类别课题立项数在学校、学院(系)和教师三层次的比例为1:2:2左右。
4.申报项目研究内容应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相关内容,原则上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改革基础、环境和条件。
5.鼓励以学科、专业大类为主线,集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改革于一体的系统研究。
6.鼓励跨校或与省级以上学术团体联合申报重点课题,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7.凡已列入国家级、省级(包含教育厅科研课题)立项建设的教改课题,本次不予立项;在研或已结项的校级教改课题,本次可提级或继续申报省级教改课题。
三、评审及推荐
1.学院负责将本学院所有申报课题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无需学院内部评审排序。
2.学校将组织校外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确定校级课题,并从校级课题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级课题。
3.申报省级课题的主持人,原则上应是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师(需有一名正高级职称专家推荐)。
四、立项数量
1.学校将从立项的校级课题中,择优推荐省级课题26项,其中重点课题8项、一般课题11项、思政专项课题1项、“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课题1项、“四新”建设专项课题2项、教师教学发展专项1项、“三进”工作专项1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1项。
2.根据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专项课题参照省级一般课题进行管理。
五、材料要求
1.学院组织完成本学院的课题申报工作,并填写《申报汇总表》(附件2),需签字盖章,同时提交PDF扫描版和可编辑的Word版至教务处。
2.普通课题、专项课题:课题负责人填写《申报书》(附件3),《盲审表》(附件4),同时提交PDF扫描版和可编辑的Word版。
以上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报送。
电子版命名为“学院名+课题立项申报”,每项申请课题材料文件夹统一命名为“申请学院+教师姓名+项目题目”。
材料受理截止时间:2025年8月14日
受理地点:教务处教学研究科(求真楼625室)
电子邮箱:jyk@ybu.edu.cn
联系电话:273-2314
联系人:曲老师
附件:
1.2026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2.2026年度延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
3.2026年度延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
4.2026年度延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盲审表
5.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教务处
2025年8月1日